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管理学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核分人 |
分数 |
<!--[if !supportLists]-->一、<!--[endif]-->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if !supportLists]-->1. <!--[endif]-->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人工是(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
2. 下列几项活动中,不属于管理活动的是( )
A.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士谈心
B.高中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C.企业总经理了解副总经理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D.医院的外壳主任主持会诊
3. 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治商”和“以义取利”,这里的“义”指的是( )
A.义气 B.法律 C.和气 D.伦理道德
4.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谚语描述的道德观是( )
A.功利主义 B.权力至上 C.公平公正 D.社会契约
5. 管理者在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
6. 最先主张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的管理学家是( )
A.法约尔 B.孔茨 C.西蒙 D.泰罗
7. 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做出的牵涉范围较窄的决策是(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管理决策 D.业务决策
8. 关于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营单位组合是由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来的
B.业务增长率反映业务的增长速度,影像投资回收期
C.“明星”型经营单位需要较少的资金投资
D.“金牛”型经营单位的市场占有率高,业务增长率较低
9. 下列不属于基本MRP的依据的是( )
A.生产计划 B.物料清单 C.库存信息 D.人员配置
10. 能够“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缺陷”的决策方法是( )
A.名义小组技术法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哥顿法
11. 如果每个方案实施以后都会遇到几个不同的可能结果,但是出现每种结果的概率并不知道,这种决策被称为( )
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以上都不对
12. 从1991年起,海尔集团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气公司等10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资产从几千万迅速增长至39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特大型企业,这种增长战略属于( )
A.混合多元化 B.水平多元化 C.纵向一体化 D.横向一体化
13. 在经营计划调整方法中,哪种方法适用于品种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调整( )
A.滚动计划法 B.启动备用计划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综合评价法
14. 下面哪种说法不能反映群体参与决策的情况是( )
A.一个好汉三个帮 B.三个和尚无水吃
C.十根筷子折不断 D.众人划桨开大船
15. 某公司总经理领导三个副总经理,每个副总经理又有两个下属,则总经理的管理幅度为( )
A.6 B.8 C.3 D.10
<!--[if !supportLists]-->16. <!--[endif]-->管理需要就绩效评估作出一连串策略性决定,不包括( )
A.绩效评估的目标 B.确定考评责任者
C.绩效评估的环境分析 D.根据特定考评目的进行正确的考评
17. 为了让受训者在培训的过程中学到不同部门的管理经验宜采用的培训法是( )
A.职务轮换 B.晋升
C.在副职上培训 D.参观考察
18. 在整个组织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为组织文化灵魂的是( )
A.物质层 B.行为层 C.制度层 D.精神层
19. 笛尔和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中》反复强调:“我们认为员工是公司最伟大的资源,管理的方式不是直接用电脑报表,而是由文化暗示,强有力的文化是引导行为的有力工具,他帮助员工做到最好。”这段文字体现了组织文化的( )
A.导向功能 B.约束功能 C.凝聚功能 D.激励功能
20. A公司原是一家专业的冰箱生产企业,组织效率较高。为了创造更大的价值,A公司决定抓住机会实行后向一体化经营。一年后发现,虽然产品成本有所下降,但组织效率却大幅度下降,无法按订单生产延迟发货现象时有发生。请问,导致组织效率下降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组织规模的变化 B.外部环境的改变 C.技术的改变 D.组织战略的转变
21.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外部招聘所具有的优点( )
A.被聘者具有“外部竞争优势” B.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C.有利于使被聘者迅速开展工作 D.有利于平息和缓和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22. 组织变革的第一步( )
A.分析变革因素,制定改革方案 B.通过组织诊断,发现变革征兆
C.选择正确方案,实施变革计划 D.评价改革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23. 某管理者行伍出身,注重强调规章制度和完善组织结构,尽管有些技术人员反馈其做法过于生硬,但是几年下来还是得到很大的发展。依管理方法理论,这位管理者的作风最接近于( )
A.(1,1)型 B.(1,9)型 C.(9,1)型 D.(9,1)型
24. “站着说话不腰疼”说明沟通中存在( )
A.文化差异 B.地位差异 C.知识经验差异 D.心理差异
25. 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C.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
D.效价比期望更重要
26. 下列关于强化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的负强化为主
B.强化理论是由美国管理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C.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D.连续、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
27. 王鹏的父亲为了鼓励他好好学习,向他提出,如果在下学期每门功课考试都能达到90分以上,就给与丰厚的物质奖励。根据期望理论,下列哪种情况会使王鹏受到激励而用功学习( )
A.王鹏的基础较好,发奋努力的话有可能各门课都考90分以上
B.奖励的东西是王鹏非常想要的
C.王鹏父亲向来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D.上述三种情况同时存在才可以
28. 保健因素是那些与员工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下面不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工作互不干涉 B.工作成就感 C.人际关系 D.公司政策
29. 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在于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 )
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
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重要的责任
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
30. 小李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国企研发部门上班。几年来他工作积极,表现突出。最近小李和同事合作,成功地研发了一个新的产品,领到了比较丰厚的奖金,一开始很高兴,随后不久,他无意间看到了公司奖金发放一览表,看到了其他人的奖金,脸色骤然间阴沉了下来,第二天就向部门领导提出辞职。下列哪个理论能比较恰当地解释小李遇到的问题( )
A.需要层次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双因素理论
31. “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分别属于哪种控制类型( )
A.前馈控制 同期控制 B.前馈控制 反馈控制
C.同期控制 反馈控制 D.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
32. 在平衡积分卡中,不仅是一个单衡量方面,而且是其他几个衡量方面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的是( )
A.客户 B.内部经营过程 C.学习成长 D.财务
33. 由外部或内部审计人员对管理政策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的审计为( )
A.外部审计 B.内部审计 C.管理审计 D.经营审计
34. 库存周转率是( )
A.销售总额与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
B.销售总额与高库存平均价值的比例关系
C.销售总额与固定资产之比
D.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的比率
35. 关于全面质量管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B.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
C.只有企业高管参与的一种质量管理体系
D.具有多指标、全过程、多环节和综合性的特征
36. 下列控制类型中,哪种类型的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 )
A.程序控制 B.跟踪控制 C.自适应控制 D.最佳控制
37.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是( )
A.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
B.企业文化阻碍企业战略的实现
C.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时,促进企业战略的实现
D.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实现没有关系
38. 关于企业制度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经营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来实现其功能
B.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决定了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组织中的相对地位
C.通过利益分配,以不同利益分配形式诱发参与者的行为选择
D.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决定不同参与者的利益实现方式
39. 从创新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创新可以分为( )
A.全局创新与局部创新 B.防御型创新和进攻型创新
C.组织初期创新和组织发展过程创新 D.自发创新和有组织创新
40. “干学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管理的真谛”,这句话说明管理是一门( )
A.不精确的科学 B.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C.发展中的科学 D.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if !supportLists]-->41. <!--[endif]-->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三种基本技能,分别为___________、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if !supportLists]-->42. <!--[endif]-->巴纳德的研究理论为后来的___________学派奠定了基础。
<!--[if !supportLists]-->43. <!--[endif]-->被称为“穿梭在管理丛林的游侠”的是___________。
<!--[if !supportLists]-->44. <!--[endif]-->决策遵循的是___________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if !supportLists]-->45. <!--[endif]-->面向未来与___________是计划的两大显著特征。
<!--[if !supportLists]-->46. <!--[endif]-->领导的核心在___________。
<!--[if !supportLists]-->47. <!--[endif]-->双因素理论研究的重点是___________。
<!--[if !supportLists]-->48. <!--[endif]-->___________是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if !supportLists]-->49. <!--[endif]-->某企业一年对某种材料的总需求量为5000件。每件价格为20元,每次订购所需的费用为250元,保管成本与全部库存物品价值之比为12.5%,则最优订购批量为___________次。
<!--[if !supportLists]-->50. <!--[endif]-->哈默和钱皮曾在《再造公司》一书中把“三C”力量即顾客、竞争和___________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51. 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52. 简述事业部制的优缺点。
53. 简述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if !supportLists]-->54. <!--[endif]-->简述控制的功能及基本原理。
<!--[if !supportLists]-->55. <!--[endif]-->从权利的来源角度简述权利与职权的区别?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56. 美国学者波特通过研究发现,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并且最终利润潜力也会随着这种合力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请论述这五种基本竞争力。
57. 美国管理学者保罗赫塞和肯尼斯
布兰查德提出,领导行为的选择应当考虑下属的成熟度,并以此发展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论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建峰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主营业务为水泥、门窗和玻璃制造的大型工业集团,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基建行业的快速发展,集团实力也迅速增长,已成为华中地区知名建材企业,集团各项业务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在当地名列前茅,并成功上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集团的规模迅速壮大,员工数也大幅度的增长,由原来创业初期的200 余人发展到现在的近6000人,随着实力的增强,集团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管理层级过多。比如水泥分公司的管理层级为7级,再加上集团总部的4级管理,集团的总体管理层级数目惊人,这使得集团信息传送速度变慢,而且管理的成本过高。新上任的集团总经理洞悉了这一情况,准备着手进行集团结构扁平化改革。
请分析:
<!--[if !supportLists]-->56. <!--[endif]-->结合案例说明高耸式和扁平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if !supportLists]-->57. <!--[endif]-->你认为建峰集团组织结构变革中会遇到哪些阻力?如何消除这些阻力?